电动自行车以换代充可行吗

时间:2022-02-18 08:59:26       来源:凤凰网

电动自行车快速发展,充换电问题日益凸显。在近日由人民政协网主办的“两轮充换电设备城市布局实践与思考走访座谈会”上,与会专家认为,近年来两轮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已有血的教训,社会关注度高,采取“以换代充”模式较为可取,能破除居民传统私桩、家中充电、飞线拉电等安全问题,通过专业企业统一充换服务、系统智能的安全监测手段等,可有效解决居民自主充电的安全问题。

数据显示,全国两轮非机动车保有量有7亿多辆,相当于每2人就有1辆非机动车。其中,电动自行车越来越受欢迎。由于收入增长让居民倾向于选择质量好的、有动力的代步工具,且摩托车在很多城市限制上牌,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购买电动自行车。据统计,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超3亿辆。

近年来,因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频频发生,造成了严重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损失,全社会已形成电动自行车不应上楼充电的共识。2021年8月1日施行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各省份也相继出台地方法规,对电动自行车上楼作出严格要求。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兴凯表示,电动自行车安全问题确实是“小切口、大民生”,关系着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及切身利益。从近年调查看,电动自行车火灾爆炸呈快速上升趋势。

“存量电动自行车新旧标准、老旧程度不一,电池质量不过关,在充电过程中不可控,这是电动自行车起火的最主要原因。”在哈啰出行副总裁、研究院院长周锦秀看来,要对这些老旧超标私人电动自行车实施监管,难度极大。

目前,全国通用的解决方案是在小区内建充电桩,但这样的解决方案无法解决电动自行车在使用过程中或者充电过程中失火的源头问题。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刘永东认为,充电模式不可能对电池的充电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因为没有通信协议。此外,现在所有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插座标准都是民用标准。“家用插座是基于家庭场景设计,不用每天插拔,而两轮电动自行车充电的应用场景是公用环境,存在不适配的问题。”

刘永东建议,要对充电过程监控,电池特性、充换电柜信息和企业平台信息一定要打通。他呼吁,有关部门要建立一个监管平台,数据统一到监管平台上,解决对电池的状态安全监测问题,并出台信息互联互通的相关标准。

“两轮电动自行车的生产和安全使用要过三关,本质安全关、使用安全关、政策促进关。”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先进说,首先,在源头上保证车辆、电池、充换电设备的产品安全。通过技术攻关、产品生产、质量标准把关,保证源头安全。其次,两轮电动自行车日常用电、充换电服务应纳入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城市布局、场地使用、电价倾斜、成本分摊等相关现实问题应纳入公共政策制定与供给引导层面加快解决。

在当下市场发展阶段,“以换代充”模式已被大型共享助力车企业、城市广泛商业配送群体及部分城市居民接受。由企业提供的“以换代充、车电分离”的两轮换电服务,通过对电池、换电网点的全天24小时实时智能安全监控及平台化管理运营,可减轻城市消防安全管理负担,解决充换电城市社区居民充电难、充电慢、充电不安全等难题。

北京市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建设工作专班负责人陈忱介绍,通过对市场上经常见到的充电桩、充电柜、换电柜,从安全性、便利性、经济性上进行对比,初步得出结论:在商业楼宇、外卖快递的集散地适合优先推广换电柜,老旧小区、平房区等公共区域空间不足的地方适合建设充电桩作为过渡措施。

据小哈换电技术副总裁王政判断,“充+换”一体的灵活互补模式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成为城市两轮出行补能发展方向。

关键词: 电动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