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补退坡 新能源涨价 车企的主动与被动

时间:2022-01-11 20:13:41       来源:真探AlphaSeeker

©️真探AlphaSeeker原创

作者 | 陈文琦

新能源汽车涨价了。

特斯拉的涨价在去年年底就已经明确,目前国产Model 3和Model Y的后轮驱动版车型售价分别为26.57万元和30.18万元,分别上涨1万元和2.1万元。2021年11月,特斯拉国产Model 3和Model Y车型连续提价,12月底又再次宣布涨价。

其中,Model 3后驱版价格在两个月内上涨2.5万,调后为26.5652元,Model Y提价后,已经全系不在国家新能源车型补贴范围内(政策规定补贴只针对补贴前售价在30万元以下的车型)。与2020年的多次降价不同,去年的特斯拉针对不同车型数次宣布上调价格。

Model Y提价后已全系超过30万元 来源:特斯拉官网

不仅是特斯拉,进入2022年,不少新能源车型开始涨价。

一汽大众ID.4 CROZZ和ID.6 CROZZ两款纯电车型整体涨价5400元;

哪吒汽车的U部分车型上调3000-5000元,哪吒V部分车型上调2000元;

广汽埃安LX涨价4000元,上市新款AION S Plus较2021款涨幅在7000元以上

……

涨价潮来的并不突然,这与持续退坡的国家新能源车补贴政策直接相关。

2022年1月1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以及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关于 2022 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该通知明确:

原则上2020-2022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即2022年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标准是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

原则上每年补贴规模上限约200万辆;

城市公交、道路客运、出租(含网约车)、环卫、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民航机场以及党政机关公务领域符合要求的新能源汽车,2022年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20%;

2022年12月31日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终止,12月31日后上牌的车辆不再给予补贴。

事实上,自2010年国家出台《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确定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以来,国补政策一步步完善,成为中国新能源车产业的强力催化剂。

国补实行的11年间,新能源车产能、销售量、渗透率显著提高。

目前,2021年全年的具体的数据尚未发布,但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1年1-1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已超过300万辆,销量接近300万辆,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上升至17.8%,预计全年销量达到340万辆,同比增长1.6倍。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新能源汽车行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国补完成历史使命,将一步步退出舞台,2022年是最后的过渡期。

红利消失,车企的一部分成本必然地转移向消费者身上。为了平稳过渡,很多新能源车企发布了限时保价政策。比如蔚来,一边发布2021年成绩单,销量创新高达到91429辆,一边发布购车补贴方案:2021年12月31日(含)前支付定金购买ES8、ES6及EC6,且在2022年3月31日前提车的用户,仍可按照2021年国家补贴标准享受补贴,差额由蔚来承担。

去年的造车新势力冠军小鹏,年销98155辆,也推出保价政策,“在2022年1月1日-1月10日完成支付定金的订单,仍然可以享受2021年的国家综合补贴后的零售价格,其中的退坡差额将由小鹏公司承担。”

春节前通常是汽车销售旺季,是车企冲刺销售的时候,也有部分车企尚未有明确表态,包括比亚迪、奇瑞新能源等。

补贴政策退坡对新能源汽车行业价格波动的影响是短暂的。分车型看,补贴退坡对于强调性价比、目标中低端市场的车型来说,影响更大;对于本就不受补贴优惠的高端车型而言,并没有实质性影响。

新能源汽车行业步入成年期,面临更多挑战,2021年也是新能源车企的多事之秋,虽然长期来看,汽车生产成本呈下降趋势,但是疫情、缺芯、动力电池涨价、原材料上涨等多因素叠加,引起汽车行业一系列连锁反映,车企陷入被动。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需求成倍增长,市场预测2022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超450GWh,但是供给端承压,上游锂矿资源短缺,各类材料、部件持续涨价。

去年10月,比亚迪《电池价格上调联络函》 流出,显示由于市场变化、叠加限电限产影响,2021年锂电池原材料不断上涨,正极材料LiCoO2价格涨幅超200%,电解液价格涨幅超150%,负极材料等供应持续紧张,导致综合成本大幅提高。于是,决定上调CO8M等电池产品单价,上涨幅度不低于20%。动力电池涨价压力必然传导至车企。

材料、技术的创新在短时间内难以发生质变,为了抵抗上游锂电池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成本压力,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赣锋锂业等动力电池厂商四处收购锂矿,特斯拉等车企也在此布局。

飞速发展的新能源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庞大,环环相扣,上游材料、零部件,下游换电、回收等,车企漂亮的成绩单背后,充满着不确定性。国补退出历史舞台,但是新能源汽车的行业的竞争才刚刚步入深水区。

关键词: 新能源 车型 特斯拉 动力电池 新能源车 汽车 汽车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