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成功用互联网+制造的思维改变了中国的手机行业,如今,他决定再将创业之火燃烧到智能汽车。他坚信,创业者都需要一颗强大的内心,才能走到梦想的彼岸。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赵东山
编辑|李薇
头图摄影|邓攀
如果要给雷军或小米的2021年找个关键词,非“造车”莫属。
今年3月,雷军决定向被誉为“制造业的皇冠”的汽车制造领域发起冲击。他说:“小米汽车将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我愿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从那以后,雷军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造车上。
7个月里,雷军看了2万多份简历,面试了无数汽车大牛,带领团队进行了大量的用户调研和产业链考察,调研访谈2000多次,拜访并深度沟通交流数十家业内同行及合作伙伴,紧锣密鼓地推进汽车的产品定义和团队搭建。
这一切,再次让所有人看到了雷军的勤奋和热情。
事实上,在正式确定造车之前,雷军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和小米高管们进行了75天的调研,做了85场汽车行业的拜访和沟通,开了4次管理层内部讨论会和2次正式的董事会。在经过上述调研工作后才最终下定决心造车。
过去10年,雷军带领小米不断刷新商业史上的成就:创办第4年,小米手机的出货量成为世界第三;创办第7年,小米的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创办第9年,小米成为全球最年轻的世界500强公司。
但雷军从来就不是一个甘于现状的创业者。2020年8月16日,他在微博上宣布:“今天是个特殊日子,小米开启‘重新创业’的征程。”2021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机销量首次成为全球第二,雷军当即立下了小米的新目标:“三年内,拿下全球第一!”
大学时代,雷军因为在武汉大学图书馆读了《硅谷之火》,从此走上了创业路。从金山16年的奋斗,到以一碗小米粥开启新的征途,雷军成功用互联网+制造的思维改变了中国的手机行业。如今,他决定再将创业之火燃烧到智能汽车领域。
小米十一周年,雷军年度演讲的主题是“我的梦想,我的选择”,他选择为18岁的梦想再赌一回。
虽然他一直说“创业不是人干的,是阿猫阿狗干的”,但直到如今,他心中的创业之火依然炽热,因为他深信,创业者都需要一颗强大的内心,才能走到梦想的彼岸。
绝非追风口
宣布造车后,雷军和小米都在高速运转。
9月1日,雷军在微博发布小米汽车正式注册的消息,公司命名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亿元,法定代表人由雷军担任,小米汽车首个工厂将落户北京亦庄。10月中旬,在小米2021投资者日上,雷军宣布小米汽车已到岗453人,小米汽车将在2024年上半年量产。
11月18日,小米第二家汽车公司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雷军,注册资本10亿元,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全资持股,经营范围含新能源车整车制造;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技术研发;智能车载设备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销售汽车、汽车零配件;道路机动车辆生产等。
不过,即便带领小米走到了当下的位置,雷军也常常显得非常谨小慎微,且有危机感。
小米集团副总裁、CFO兼任天星数科CEO林世伟向《中国企业家》回忆:“当初,雷总是抱着‘小米不做汽车’的心态去做调研的,结果调研一圈发现,如果不做汽车的话,小米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很有可能未来小米手机会卖不动,我们就是一个传统企业了。”
一旦确定了战略方向,雷军一往无前。“小米造车不是在追风口、赶潮流,而是因为智能电动汽车已经从‘机械产业’转变为‘信息产业’了。小米不做就会被淘汰,何况我们的两家同行已经在做。智能电动汽车已经是兵家必争之地,小米不得不争。”
雷军清楚地知道汽车行业的风险:动辄数百亿规模的投资,而且要3~5年才能够见效,“做还是不做?这个决定对我来说真的太重要了,有时候白天我觉得有100条理由可以做,晚上一冷静,又有100条理由觉得不应该做。”
林世伟告诉《中国企业家》:“雷总是一个非常善于倾听和学习的人,大家可能会觉得他做到现在的位置,肯定什么事情都由他来定。其实每次讨论的时候他都会听每个人的意见,从每个角度去考虑问题,作一个总结。大多数情况都是大家一起讨论、一起决定,没有结论的,可能要讨论两三次才定下来。”
至于造车,雷军在经过一系列调研和学习后看到了一部分现实可能性:“整车电子件BOM(物料清单)占比已经超过50%,未来比例会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在汽车的研发成本中2/3是电子相关,电动汽车越来越成为消费电子。所以小米不做,就会被淘汰。”
不过,在造车新势力们发展如火如荼之时,小米进入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是否为时已晚?
雷军的一番话或许已经回答:“11年前,我们作为一个外行开始做手机,没有人看好。的确,11年前,有苹果三星,有诺基亚摩托罗拉,有‘中华酷联’,手机市场一片红海,但一个中关村的小公司进入了竞争极其激烈的手机行业,奇迹发生了,只用了3年时间,我们击败了苹果、华为,做到了世界第三,中国第一。”
小试to B业务
在造车之外,2021年小米还正式进入了企业服务,即to B领域。
1月1日,小米正式组建to B业务部,希望用小米现有面向C端所具备的品牌、产品、技术、效率等优势,全面赋能B端客户。
虽然短短几个月,但小米定制终端已经服务于超过15个行业,超过了50万终端,销量超过100万台;智能生态业务方面,已经有75%的TOP3地产领军企业已经与小米达成合作;智能生态业务已经覆盖了15个城市。
“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在成为刚需,小米一直有在思考和关注各个行业的变革,我们希望能够提高整个企业和社会的运行效率,帮助企业面向数字化智能化。”小米集团总裁王翔这样回答小米转向B端的原因。
有投资人曾形容to C业务如同放风筝,风一来,风筝就起来了,风口来了不犹豫的公司上去得非常快,但掉落也可能非常快。而to B领域像飞行器,起飞前需要做很多准备,机翼、发动机、螺旋桨、机电控制等,它的缺点是前期准备时间长,操作复杂,优点是稳定性好。
王翔也认为,小米成功的商业模式最核心的地方是效率,但以前全力以赴做to C业务,腾不出手来。现在已经积淀了11年,从技术、品牌、产品层面,小米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有机会、能力“起飞”,赋能服务的企业让它们的效率也得到提高,才决定进入这个领域。
事实上,近年来,对C端流量见顶的担忧,让to B服务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过去两年里,追踪全球云计算的ETF上涨了近100%。腾讯、阿里、字节跳动等国内互联网巨头都积极在企业服务领域布局,例如企业微信、钉钉、飞书,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人们提升了工作效率。
过去20年,上市的企业服务公司中,中国企业的总市值大约仅有美国企业总市值的1/10,这意味着中国企业服务行业如果对标美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市场调研公司Omdia预计,2022年~2026年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8.7%,到2026年全球企业服务市场规模将高达3万亿美元。
在如此大的蛋糕面前,小米的优势是什么?
“小米的核心战略是‘手机×AIoT’,这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是小米最强的地方,我们有非常强的硬件制造,用互联网的思维来做硬件,提高硬件生产、制造、销售的效率,这是小米的核心,所以在to B业务也会从小米最强的领域来切入。”王翔认为。
高效与人才
雷军几乎每次公开演讲都会提到小米的效率。为了增效,在小米成立之初,雷军就设计了一个高效率模型,在每一个环节都要求提高效率,这样才能做到极高的性价比。
“普通的商品价格构成由制造和服务成本、研发分摊成本、市场推广及广告成本、销售及渠道成本、利润等构成,但在小米的高效率模型中,爆品降低了制造和服务成本、降低了研发分摊成本,新媒体营销则降低了市场成本,电商降低了销售成本。”雷军总结。
过去的一年,小米之家的扩张相当高效。2018年,小米只有586家小米之家。2019年,小米之家缓慢爬坡到630家。从2020年10月至今,小米之家从2000家增长到了10000家。这些店铺在城市的覆盖率达到97%,在县城的覆盖率达到81%,在乡镇的覆盖率达到4%。
雷军深知,高效背后其实就是人才。
过去几年,曾经与小米针锋相对的竞争对手们纷纷被雷军招至麾下,并集齐了被外界调侃为“复仇者联盟”的业务高管团队:金立集团前总裁卢伟冰,2019年1月2日加入小米,现任小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裁,红米Redmi品牌总经理;中兴前CEO曾学忠,2020年7月29日加入小米,任小米集团副总裁兼手机部总裁,负责手机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工作;联想集团前副总裁常程,2020年1月2日加入小米,现任小米集团副总裁,负责手机产品规划工作;小辣椒创始人王晓雁,2020年1月4日宣布加入小米,现任小米中国区副总裁兼销售二部总经理。
高管之外,在“重新创业”这一口号的驱使下,雷军正在通过股权激励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共同创业的心态。2021年7月2日,小米集团发布公告称,拟向3904名员工授予7023.17万股股票(价值15.4亿元人民币),奖励优秀青年工程师、优秀应届生和团队核心岗位的优秀员工,以及年度技术大奖获得者。
雷军还亲自负责了“青年工程师激励计划”,首批约700名优秀青年工程师入选,获得总计1604.2万股的股票(约3.5亿元)。这次先从手机部和互联网等部门切入,主要是一线研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产品经理、设计师等,其中最小的入选员工仅有24岁。
雷军在微博发文表示,小米实施“技术为本”战略,把年轻工程师招聘、培养和激励作为最核心工作之一。
所有的人才中,雷军和小米尤其重视技术人才。小米成长史上的一个小插曲是,小米在香港上市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股价表现并不好,等到了2019年9月,甚至一路跌到8.28港元。
回忆这段岁月时,雷军在2021年的公开演讲里讲道:“这几年,越是在股价低迷的时刻,我们越是憋着一口气,拼命投研发。小米要想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就一定要突破高端。”
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小米的研发投入从32亿元增长到130亿元,研发工程师已经超过14000名,预计今年底达到16000人。雷军直言,“工程师是小米最重要的资产。”他还在公司设置了小米技术奖,这是小米内部的最高奖项,奖金是价值100万美元的股票。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研究员吴伯凡曾说雷军身上有非常多矛盾的点,既有“海盗”的一面,也有“农夫”的一面。一个尖锐,一个圆润,但这两种特质在雷军身上得到了平衡。“海盗”指的是唯快不破,乘胜追击,“农夫”则是务实本分。
这两个特质让雷军不断闯入不同的行业,并取得新的成就。而雷军却说,小米创业11年来,担心过失败,担心过自己的能力能不能跟上公司的发展,也担心过体力和精力,但每当遭遇巨大危机和挑战,他都会毫不犹豫挺身而出。
“我不是天才,也不是什么劳模,更不是什么战神,我只是个普通的工程师,追求梦想,做自己热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