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医学技术海河创新论坛举行 助力医学技术创新发展和临床转化

时间:2022-06-20 14:23:34       来源:科技日报

6月16日,为进一步深化医学技术学科与临床科室强强合作,促进基础与临床、高校与企业的密切合作与交流,加深校企产学研合作,助力医学技术创新发展和临床转化,首届医学技术海河创新论坛以线上会议的形式在天津举行。本次论坛的举办,有助于打造突破医学科学壁垒的前沿医学技术交流平台,激发技术创新活力,推动医学技术发展。

医学科技创新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为解决医学与健康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应对重大疾病防控挑战、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有助于健康中国建设。

天津医科大学校长雷平在致辞中提到,精准医疗,技术先行,医学技术是临床医学的重要支撑。天津医科大学是2018年教育部首批5所医学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高校之一,学校正以大健康理念为引领,高起点谋划、全方位布局医学技术学科发展,努力解决我国在医学技术领域的“卡脖子”问题,打造一流的医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和临床转化平台。

天津医科大学党委书记颜华提出,面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天津医科大学将强化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持之以恒加强临床转化研究,大力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品牌。同时,为适应当前医学教育的转变,天津医科大学与金域医学建立天津医科大学金域检验产业学院,为产学研合作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未来也希望通过这种创新模式,为我国医学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希山在大会上表示,当前正处在医学技术学科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影像医学、检验学、病理学,特别是近来蓬勃发展的分子诊断、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为肿瘤诊断、个体化治疗提供精准的科学保障,为挽救更多患者生命提供科学依据。希望本次论坛的召开,能够为医学技术学科领域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医学技术已成为医学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科研工作者则是发展的核心力量、中坚力量。本次大会引领众多领域内专家、学者将目光聚焦在疾病诊疗及预后的前沿医学技术,以促进前沿技术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推进高精尖医学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实实在在造福民生。

科技创新 赋能临床

在论坛上,多位院士专家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正林在《视网膜疾病致病机制及分子诊断》报告中提出,针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且难以防治的常见致盲眼病,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小儿视网膜病变(PRD)、青光眼(Glaucoma)等,应从疾病基因入手,发现其发病原因和机制,形成早期精准检测诊断和防治体系,这将为实现我国致盲眼病的早期发现、准确诊断和精准治疗奠定坚实基础。

欧洲科学院院士蒋田仔分享《脑网络组图谱:人工智能与脑科学融合的桥梁》,提出用脑连接信息绘制脑网络组图谱的思想,绘制出全新的人类脑网络组图谱,未来将整合不同时空尺度信息、绘制跨尺度多模态脑网络组图谱,推动“脑科学-脑疾病-脑机融合”研究之间的深度融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院长程涛在《细胞治疗技术及产业发展趋势》报告中分享其研究团队多年来做出的原创新贡献,如率先开展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发掘造血调控与再生的新理论和新策略,建立造血干细胞转化研究新模式等。未来,在国家及地方监管科学创新指导下,相关科研团队将凝心聚力突破细胞治疗临床转化应用瓶颈。

聚焦医学技术新动态

为更好探讨科技创新如何赋能临床诊断,本次论坛还设立分子多组学技术、临床代谢组学及质谱技术、智能影像医学技术、外泌体诊疗技术四大分会场,凝聚整合疾病诊疗及预后的前沿医学技术,搭建交流平台,以促进前沿医学技术与临床应用相结合,解决新兴技术在临床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24位专家线上分享最新研究现状和未来研发动态,共促行业发展。(科技日报记者 陈曦)

关键词: 创新论坛 医学技术 密切合作 临床转化